「從用戶忠誠度和支出的角度來說,支付才能形成真正的競爭優勢。」 符績勛表示,「這也是我為什麼很早就鼓勵Grab做GrabPay,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支付障礙,還能提升服務體驗。」 依靠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,Grab迅速積累了一大批用戶,並以馬來西亞為中心拓展到了整個東南亞,成為東南亞最受歡迎和下載率最高的服務類APP。 「陳炳耀從創立之初,就確定了Grab的目標市場是整個東南亞。」 鄭俊聰說,他對陳炳耀的評價是果斷、勇敢,敢於承認創業本質。「他要改變東南亞計程車和外賣市場的現況,解決實際問題和痛點。」
Grab與Uber、滴滴的出行戰事 東南亞的出行市場,Uber和滴滴也都曾同時盯上。 而Grab與Uber、滴滴三者之間的關係也很微妙。Grab成立1年後的2013年,Uber就進入了東南亞市場, 試圖與Grab搶占出行市場份額。大洋彼岸的另一邊,Uber在2014年也進入了中國市場,只不過在滴滴強守強攻之下,Uber擴張的野心並沒有得逞,兩年後滴滴與Uber合併 。
而Uber在東南亞的日子也並不好過,瘋狂擴張的背後忽略了東南亞本土市場的需求,2018年Grab合併了Uber在東南亞所有的業務。 滴滴進入東南亞市場的方式是投資。 2015年和2017年,滴滴兩次投資了Grab,這讓它與Grab之間的關係更為微妙,他們背後都有一個大投資方——軟銀,與此同時,Uber也成為兩者持股較大的股東。 這兩件事的相同點是,Grab、Uber和滴滴同時看重的是東南亞出行市場和網際網路的滲透率。 不同之處在於,Grab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於Uber和滴滴的路徑。 合併Uber業務後,Grab主要重心都放在了本土業務擴張上。滴滴則專注於國際擴張。
目前,Grab擁有三大支柱業務,分別是包括出行、外賣、閃送等在內的移動業務;支付、貸款、保險、獎勵等在內的金融業務;以及面向第三方合作夥伴的開放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