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河要告別「地上河」了?數十來年輸沙入海數十億噸,下游變深3.1米

2023-11-10     邱真茗     反饋
2/3
據統計,黃河每年攜帶泥沙約16億噸,其中12億噸流入海口,4億噸沉積在下遊河床。如今河南開封黃河河床比城市還高出10米。這樣不僅無法根本遏制泛濫,還增加了堤防潰壩的危險性。

可能有人會說,難道就不能把沙挖走嗎。首先,這個工作量十分龐大,就拿天鯤號這樣的重器來說,每年大概都挖取5000多萬立方米,按照一立方米濕泥沙1.6~1.7噸進行換算,最大年挖沙量也僅為8935.2萬噸。

也就是說,如果想要將下游泥沙全部挖走,需要調度四艘天鯤號同時運作,並且還需要一年時間。但大家有沒有想過,黃河下游每年都會有4億噸新的泥沙。

另外,黃河內的泥沙大多數都沒有什麼實用價值,畢竟他們無法作用於農業用地,也不適合工業建築材料。

試想一下,哪怕能把泥沙挖出來,又要運到哪裡呢?再者就是這種想法治標不治本,所以解決這個問題難度相當大。

直到20世紀50年代開始,我國對黃河展開了新的科學治理。一是進行調水調沙,通過改變上游的調水方式,沖刷河床沉積,疏通河道,清除淤積。

二是在黃土高原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,增加植被覆蓋,減少水土流失入河。三是開展北部綠化改良和黃土坡移山填溝等措施,減少泥沙入河。通過這些措施,黃河泥沙淤積問題得到顯著緩解。

不僅如此,黃河上的水壩建設對黃河調水調沙工作發揮著關鍵作用。2001年小浪底水庫的建成使用,使這項工作真正走上了正軌。

要知道,小浪底水庫位於黃河幹流的最後一個峽谷出口處,它控制著黃河流域91%的水量和幾乎全部的泥沙。小浪底水庫就像一道巨大的水閘,可以按需調節放行洪水和泥沙的比例。

調水調沙的第一步,就是在洪水季節適時打開小浪底等水庫的閘門,形成人工調配的洪水。這些精心調控的洪水衝擊力很強,可以帶動大量淤積在水庫和河道中的泥沙快速流向下游。

與上游水庫的調水配合,下遊河道也進行了全面的治理。採用爆破、機械清淤等各種手段疏通河道,清除河床和兩岸的淤積泥沙,防止其阻塞水流。

同時,通過修建河岸護坡、種植固岸植被等水利工程措施加固河岸,防止泥沙侵蝕兩岸,減輕泥沙淤積對河道的損害。
奚芝厚 • 12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7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6K次觀看
福寶寶 • 43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3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6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8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3K次觀看